- 展览时间 -
2025年1月26日——4月10日
- 展览地点 -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四楼书画馆AB
序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需要进行深层交流和建立内在认同。“艺道•百年国际现当代艺术展”展出十多个国家,近百位艺术家的作品,包含绘画、雕塑及装置艺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道”窥见百年世界艺术史的“道路”,呈现百年人类伟大视觉生产。同时,艺道的“道”,也指宇宙万物共有的秩序。人类有着共同的文明溯源,有着共同的原始情感,也有着共同的未来愿景。纷繁的视觉艺术之中有着深层的内在一致性。通过艺术,得以构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性认知,得以预见百年文明转向之道路。
展开剩余90%策展人:童雁汝南
一、
像中之象
see the images in the pictures/paintings.
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模仿,描绘着世间万物的形象,唤起形象所承载的记忆、情感、精神。艺术家从具体可感知的表象中的“像”,寻求一个更内在而整全的秩序中的“象”,大象无形的“象”。“象”于有形与无形、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不断地叠合,呈现出通达万物的共相。这种有限到无限的升华,蕴含着破“像”显“象”的“格物精神”。真实世界的形、色、光组成的视觉秩序,穿越理性与感性的分界,在具象绘画中交融和回响,指向像外的无尽世界,描绘了生命体圆满理想之状态。这是中国独特的艺术观,世界观和生命观。
保罗·塞尚
(Paul Cézanne, 1836—1906)
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他的作品构成了19世纪末印象派和20世纪初立体主义之间的桥梁影响了20世纪初的前卫艺术运动。塞尚把自然界的形态归纳为基本的几何形状和内在的结构,用色彩塑造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堂吉诃德的背影
Don Quixote's back
1875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阿里斯蒂德·马约尔
(Aristide Maillol, 1861—1944)
法国雕塑家、画家,巴黎画派代表人物。他的雕塑作品大部分是以女性人体作为主题的,是古典主义和现代抽象雕塑之间的过渡时期最重要的雕塑家,真正开辟了现代雕塑的崭新途径。
痛楚
Anguish
1922
雕像 astatue
费尔南多·博特罗
(Fernando Botero, 1932—2023)
哥伦比亚具象画家和雕塑家,被誉为拉丁美洲最知名的现代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在艺术界被称为“博特罗主义”,以其充满活力和感性的立体形式为特点。除了拉丁美洲地域文化情景景、肖像、动物画和静物画外,还表现出愿意正面反映更明显的话题。
音乐家
Musicians
2004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常玉
(1901—1966)
法国华裔画家,画风中西融合,常被称为“东方马蒂斯”、“自由中国的莫迪利亚尼”。在五四运动掀起的热潮下,成为第一批留法学生之一。作品反映了他对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艺术传统之间联系的不懈追求,常玉是巴黎画派的活跃人物。
镜前母与子
Virgin Mary and lnfant Jesus
1930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冷军
(1963—)
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家。冷军的作品里有一种照相写实所没有的灵光与生命。冷军的表现是完全承接传统的,高度严谨完整地控制能力和优雅得体的色彩,后期创作语言有所变化,但内在的审美情绪还是一脉贯穿的。
肖像之相——小唐
2007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二、
物象之华
presents the splendid appearance of images.
观念艺术,具有解构性,无论具象抽象的可能性都已经被穷尽了。对艺术概念本身的质问,转向了物质研究,关注感性生活世界,探索新的世界理解。作品使用自然偶然或人造无序的材料,表现极多样的“物品”属性。它们不断提醒我们:人类总把自身定义为自然世界的对立面,进而企图用科技文明、工具理性来改造世界。万物由有形的物质存在构成,物质从无形的本质规律产生。超越物象之华,是以事物之间的疏离性,构造出事物之间的关联性,而前者也因后者的存在得以彰显和升华。人,超越人的局限与万物感应,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宇宙之浩瀚。
路易丝·内威尔森
(Louise Nevelson, 1899—1988)
乌克兰裔美国雕塑家,她以由箱状结构和嵌套物体制成的单色木雕开创了场地特定和装置艺术。随家人移民到美国。内威尔森有限的黑白色调成为了她作品的中心。内威尔森的作品探索雕塑与空间的关系可能性,将外部世界的客观化归结为个人景观。
夜景 I
Nightscape I
1974-1983
施漆木构建 painted wood construction
徐冰
(1955—)
中国艺术家,其为人所知的大部分作品皆与文字有关,如使用全新创造的“汉字”写成的“析世鉴”;又如以汉字思维书写英文单词的方式“新英文书法”,他据此发展教育系统,通过艺术超越文化界线,将东西方文化相互转换,用视觉语言表达思想和现实问题。
新英文书法-回到轮鋼河边
2005
水墨纸本
三、
寰宇之间
shows the resonance in the entire world
抽象艺术秩序之源。宇宙万物秩序的源头,触及到深层次的宇宙法则,强调了一种普遍性和永恒性。秩序潜藏于丰富世界的表象之下,艺术意味着超越,超越现实、超越种族、信仰、甚至情感,才能开发人内心的精神力量。原发之觉。作品原始的、自发的直接的表达,也是“书写性 ”。书写塑造了人主体的感觉和生命的存在,成为了一种身体意念在时空中的流动,内心世界呈现的过程。中国宋明理学的心性论,强调以身意交感为中心的生命哲学。人与生俱来的对未知知觉的创造冲动,直接而自然。是寰宇之间,生命的原发之觉与宇宙的秩序之源的同频共振。
罗伯特·马瑟韦尔
(Robert Motherwell, 1915—1991)
美国色域绘画的代表人物。他以一系列涉及历史、哲学和文学主题的抽象绘画而闻名,反映了对当代事件以及生命、死亡等人类基本条件的真诚和深思熟虑的参与。他的绘画、版画和拼贴画具有简单的形状、大胆的色彩对比以及克制和大胆的笔触之间的动态平衡。
斜坡(又题:黑色与赭色雪佛龙图案)
Incline (Alternative Title: In Black with Ochre Chevron)
1965/ca. 1986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皮埃尔·苏拉吉
(Pierre Soulages, 1919—2022)
法国画家,无具形艺术的代表人物。他的绘画和版画创作一直以较浅色背景为背景,以浓重的黑色笔触为特色,他将光视为一种工作材料;他的画作黑色表面的条纹使他能够反射光线,让黑色从黑暗转为明亮,从而成为一种发光的颜色。他的创作受到旅日期间接触到的东亚书法,以及罗马式建筑和凯尔特人纪念碑的影响。
绘画
Peinture
1971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赵无极
(1920—2013)
法国华裔画家,他将西方现代绘画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相结合,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他对油的理解催生了绘画蕴生着一份东方似的韵感,一种水墨世界的滋润,让观者返回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原话语的境域之中,去思考艺行及其感受的命题,揭示心中的自然万象。赵无极的艺术力证了东西方在诗性世界的殊途同归并呈现出时代的创造性转换和提升。
30.10.64-11.04.78
1964-1978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百年国际现当代艺术时间轴股市杠杆是什么意思
发布于:北京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在线证券配资_线上配资开户_联华证券配资观点